在这个吊诡、符号繁多的国度和文化氛围的某些角落,渐渐地有些人开始问问题、拆解符号,开始关注大标签、大论述底下流动着的生命力。《真纪元》为的是寻觅那经常被忽略的实质内容。
星期五, 三月 26, 2010 | Posted in ,
作者: 刘庆鸿

一、

关于未来,关于我们期待的,"理性"建构的未来版图,或许是一个推动力。或许,我们有着许多对于争取未来大学的憧憬并视为目标,成为一个未来──真实,现实──过程的虚构性想像力里,版图侵略了现在,现在成为虚妄。在这集体的压力里头,个体却往往容易被忽略抹杀。

二、

作为前提,我们所争取的不是民族教育而是华文教育。再放大一点,我们所争取的是教育自由本身,不单是华文教育,这应是我们所共知的。大专学府不是凭空而起的,其好坏甚至可以上溯到中小学教育,在我们以经济和未来利益导向为前提时,也应在前期教育里注入一定的人文、美学与哲学课程,在我们过早分工的情况下,我们常常便省略了这些缺乏经济价值的课程。培养一个中学生在毕业后便已有基本的美学欣赏、思考批判与创造的能力便是需要的,并以大学作为延续的发展,否则往后的工作往往只会事倍功半。

作为一个相对"私立"的教育体制,似乎认为可以更容易避免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传播器,避免教育成为一种按社会需要分配的职业介绍所。但我们不能陷入另一个矛盾,大专的对立面不是社会,反而是社会(的市场需要)一再的影响着大专。如果我们有着身为一个大专生的骄傲,恐怕那是一种相对的认为社会是比大学更低下的一层的观念,作为一种"精英式"的教学,就如我们被一直教导要有崇高的理想以期改造这个社会。在现在大专教育还十分不普及的时候,或许会对于大学有种期待甚至是拜物式的面对"崇高"的心理,可当未来国民的大专教育普及化时,或许这种光圈相应的也应会随之淡去,大专教育在未来的社会(或许在现在已经可以预见端倪)里甚至可能会转化成消费者所选择的众多消费符号之一,而消费本身(当然包括了学生运动)便有种嘉年华的狂乱性质在内。



或许,面对这种可能的结构性改变,我们必须对自身用理性划定的"权威"应有所自觉,大众文化渗入大专是必然且难以(无须)抗拒的事,大专又该如何与大众文化一起成长,在课程设置同时适当的纳入而不是排斥大众文化?

作者是新纪元学院第2届学生,2002年中文系毕业。
��

Comments

0 responses to "关于"大学"的片章絮语(上篇)"